借节能减排之力建生态型产业结构
广州省环保厅厅长李清近日透露,经环保部初步核定,去年广州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了3.83%、3.47%、4.67%和7.61%,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,并基本达到时间进度。这也是广州省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。
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五位一体”的总布局,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“要清醒认识保护 生态环境、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,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”。这“两个清醒认识”深刻剖析了全国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要发展问 题。当前,广州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迈坎的关键阶段,既要偿还过去30多年高速发展的环境欠账,也要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新的环境问题。这就要求我们把节 能减排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。节能减排是广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,是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,也是优化大气环境、保障群众利益的重大举措。我省连续两年超额完 成年度减排任务,足以证明“金山银山”与“绿水青山”并非水火不容,关键在于对生态建设、对经济发展有怎样的思想认识,持怎样的改革态度。
为落实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,省政府将“十二五”节能目标分解到各地级以上市、省直有关部门及重点监管企业,建立起了全省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” 的节能目标责任体系。在目标引领和责任倒逼下,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,但减排形势仍然严峻。按照要求,国家下达广东的“十二五”节能减碳任务是单位 GDP能耗下降18%、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.5%,两项指标均为全国最高,任务相当艰巨。尤其“十一五”期间广东淘汰了大量的落后产能,能够为“十二 五”留下的已经很少了,再往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,每一口都是“硬骨头”。这都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决心与智慧予以应对,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 感、紧迫感和全局观念、忧患意识,明确责任,狠抓落实,借此难得的节能减排机遇建立节约型、清洁型、生态型产业结构。
今年,广州省将进 一步强化目标责任,推进各项减排措施。在全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、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,一定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。各级政 府要在思想上认识到,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,不能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。在行动上,各级政府既要打好攻坚战,又要做 好打持久战的准备,不畏难,不推诿,不懈怠。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,把环境保护列为发展的“红线”和 “高压线”,决不允许跨越半步,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,把资源与经济、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考核的 重要内容,把群众评价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参考标尺。同时,广东还要积极从改革发展中谋“节能红利”。一方面建立起“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内核,以城市 公用事业附加收入支付节能收益为杠杆,以公共照明领域为突破口”的推广应用体系,在全省范围内加快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;另一方面,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倒 逼节能减碳,继续推动碳排放权、排污权交易,引导市场主体将节能减碳内化为自觉行动。
总之,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手段继续进一步挖掘潜力,大胆实践探索,奋力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—绿色发展之路。